周神耀
周神耀牧師心靈小菜園系列-150
耶穌在馬可福音 9:40 說「不敵擋我們的, 就是幫助我們的」。祂講這句話是因為門徒約翰不久前看到有一個人奉耶穌的名趕鬼, 就禁止他𣎴可這麼做, 並把此事稟告耶穌。
他以為耶穌會很高興。「啊, 你禁止他很好!趕鬼是我們的專利」。耶穌沒有這麼說, 沒有稱讚他。耶穌的回答是他萬萬沒料到的。「不敵擋我們的,就是幫助我們的」。為什麼耶穌如此答覆?趕鬼的事是紓解別人的痛苦的好事。雖然那好人不在耶穌的圈子𥚃, 卻尊重耶穌的權柄。門徒的做法出於一個心態, 耶穌並不喜歡。那個好人不是耶穌的門徒,但奉耶穌的名行事。 耶穌用這個機會說出一個重要的原則。這原則可以從41節看出:
「 凡因你們是屬基督給你們一杯水喝的, 我實在告訴你們, 他不能不得賞𧶽」。
耶穌的意思是善心幫助別人的人必得天父的賞賜。特別是認同基督的人。他們做的歸在基督的名下。我們相信他們都在祂的國度裏邊, 但不一定在教會的機構裹。
除了地上的教會之外有另一個超越機構的屬靈大而公同的無形教會, 就是神的國度。那些在教會機構以外的人只要承認耶穌是神的兒子是救主, 也都是上帝國的國民。不需要會員名冊。有聖靈的印記就是天國國民。我相信有些教會人士聽了不會很高興。努力使教會人數增加不是很好嗎?是沒有錯。每個教會人數增加正像初代教會。這是非常值得高興的。但在教會裏的人要常常記得在觀念上把教會國度化。才不會像約翰那樣排除異己唯我獨尊。
目前教會合一的努力多人覺得困難重重。我想部份原因是因為把「合一」的觀點侷限在一個框架裏。以為教會等同一個機構或一個宗派。耶穌有不少天國的比喻。明白耶穌天國的道理, 能幫助我們知道教會合一須要朝什麼方向努力。
教會本來就是基督的一個身體。但是因著人的因素才造成宗派的分歧。人的因素存在於創設教會的歷史背景, 文化差異, 對教會的行政結構不同看法, 及對教義的著重點不一樣, 等等等等。可是在上帝眼裏天上地下只有一個屬靈的大公教會!
這可以比喻世上只有一個基督的身體, 但各教派是肢體。如果有如此的了解, 合一不是把腳變成手把眼睛變成耳朵。合一最關鍵的是只要大家都聽頭的指揮, 身體就能有正常的功能了。肢體還是有各自不同的功能, 卻是屬於同一個身體。
教會是被呼召出來的「召會」(Ecclesia)。裏面都是蒙恩的罪人。人的因素對地上的教會來說是免不了的, 絕對無法完全避免。只要常常做一個超越地域主義, 突破人為的自我設限。
日本有「無教會主義的教會」。他們看到各宗派的教會組織互相批評不能合作。所以主張信徒不一定要透過教會制度和儀式也可以實踐信仰。他們強調只要在基督名下就是教會。各教會在靈𥚃常常保持愛心的敏銳。「用和平彼此聯絡」有寬闊的天國視野, 持有每個教會都在大國度裏的觀念。教會合一的方向是透過「靈𥚃觀念的合一」。「竭力保守聖靈所𧶽合而為一的心」(以弗所書 4:3)。
我想先有同樣的靈, 才能談其他各層面應該有, 不應該有及不一定要有的合一。耶穌在約翰17章的代禱包括信徒合一。耶穌與天父最完美的合一乃是教會合一追求的目標。地上是追求合一的過程。但天父上帝喜歡祂的兒女和睦同在一起,對世人才有傳福音的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