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神耀
周神耀心靈小菜園系列-132
聖經𥚃有記載著名的兩盆水。一盆是洗腳水另一盆是洗手水。 耶穌用水洗門徒的腳;彼拉多用水洗的是自己的手。不管是手是腳都是代表整個身體。即整個人。
一盆是耶穌自己先設立榜樣,然後要跟隨祂的人互相洗腳。到現在我們仍然一直在教會的家中努力學習謙卑互相包容彼此相愛, 很難學得好, 但絕不放棄一直在努力。互相洗腳是愛心有行動的表現, 而且耶穌說是要「彼此」。是學習互相尊重溝通了解體諒對方。不但你洗弟兄姊妹的腳, 也歡迎大家來洗我的腳。因為愛不是單方向而是雙行道。必須是 pas de deux 雙人舞。
另一盆是彼拉多命令兵丁拿到他面前洗手的水。他是羅馬帝國的巡撫, 要審查被大祭司送過來的耶穌, 他查不出有任何罪, 所以想要釋放他。但又憂豫不決。一方面他選擇要保住自己的官位。一方面又想昧著自己的良心。明知耶穌無罪, 他有權釋放他也有意釋放他, 但雖有良心指責仍然允許猶太人釘他十字架。為什麼?因為眾人對他說如果釋放耶穌,就不是該撒的忠臣或朋友。而且當時猶太人中有反羅馬的撒都該黨, 如果放走耶穌, 恐怕會群起作亂。所以他決定不按照他審判的結果, 在眾人面前自己洗手表示他無辜。表明他跟耶穌釘十字架無關。他以為這麽一洗就可以洗去良心的污點又可避免尷尬局面, 可以圓埸。但這個作秀式的假正經, 無形之中也立了壞榜樣, 讓世人直到今日仍在學他的作法。他假君子的壞榜樣教壞了一些不負責任想臨陣脫逃的小人, 特別是政客, 表面做做樣子, 作作秀, 自我感覺良好。
我們先來看看耶穌怎麼開始先洗門徒的腳。門徒們雖然放棄自己的工作跟隨耶穌三年多了, 聽了老師的教晦, 學習耶穌的榜樣, 但仍然在等待有什麼報償。還是抅心鬥角, 大家開始爭權奪利。甚至兩個高材生的母親還向老師請求讓她的兩個兒子當耶穌做王時, 一個坐在王的左邊一個坐在右邊。耶穌不能讓他們繼續明爭暗鬥下去。愛他們就愛到底。在最後的晚餐中, 耶穌離席站起來去拿一條手巾束腰。隨後把水倒在盆裏, 給門徒一個一個洗腳, 用手巾擦乾。又𧶽下一條新命令「彼此相愛」。
我們來看看彼拉多的處境及他的想法。清朝有一位被罷拙的官曾寫道「任他世事多千變, 只作傍觀局外人」。台語有「日頭赤映映, 隨人顧生命」這就是他的哲學。德國在希特拉掌權時。有些教會人士, 無視於納粹元首那麽無情無理無法無天大肆集體殺害幾百萬的猶太人。心想「反正不是我家的事」。結果戰後他們自己後來也遭殃。但也有像潘霍華牧師那樣有信仰勇氣的人。從美國回去。幫助猶太人偷渡出德國, 又暗中參加阻擊暗殺希特拉的組織, 因而被逮捕遭到絞刑。
這𥚃我們看到一個強烈的對比。一個是主動進入黑暗中用愛的明光照耀。為了眞理膽敢進入虎穴得虎子。另外一個怕死被動消極。自以為可以明哲保身進退自如, 其實是一個沒有擔當道德破產的人。
我們在生活中也常會遇到須要用水。不可能都做旁觀者。到底是那盆水?洗手水或是洗腳水?遇到做錯事沒有勇氣承認錯誤, 不願意承擔責任, 找東找西自圓其說。如果是這樣, 那就像彼拉多一樣, 等於用水洗自己的手。
也許你會遇到另外一盆水。聖經說「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我們不必說「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而是要說「見家不和願作和事佬」。我們遇到教會的家人弟兄姊妹間有不和睦的事, 不可以置之不理。不要自掃門前雪。「反正這不是我的事」。有真愛心的人敢自動做和平的使者。寧願冒著吃力不討好, 甚至被誤會之風險, 願意把愛的火重新點燃在失去愛心的地方。在鼓勵互相洗腳前, 先主動以身作則, 學像耶穌給門徒洗腳。用一盆水來洗家人的腳。求主𧶽智慧與愛心知道怎麼洗。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 因爲他必稱為神的兒子!」。(馬太福音 5:9)。
(April 2025) / (Apri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