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神耀

周神耀牧師心靈小菜園系列-160

什麼是宗教? 英文Religion 是由古法文及安格魯諾曼的字根演變而成的。中文翻譯為「宗教」表示對超越人的神明的祟拜與信仰。崇拜「宗」也;信仰「教」也。大致把宗教各要素分成兩大方面。哲學家,社會學家, 心理學家, 人類學家都嘗試說明一套宗教的來源。比如面對天災地震, 人生遭遇的不確定性及死亡的必然性之下, 人要尋找精神的寄託。

不論如何論述, 他們都離不開一個共同的觀點。那就是「宗教是文化的產物」。或「文化的結晶」。 也就是說, 它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表現之一。由簡單的精靈祟拜, 進到有禮儀, 圖騰, 戒律,信條, 祭典, 教規, 結構。目的是為了人的需要。 如此說來, 結論是, 神乃是人的創造。

雖然學者對宗教有如此的看法。虔誠的信徒當然是用主觀的態度來看待自己所信奉的。無論是那個宗教, 信徒他們必定相信神明存在, 而且會賞賜尋求他的人。基督徒也不例外。結果一般人對宗教的態度是「你信你的,他信他的,我信我的」。對客觀眞理的共通一致性的促進沒有什麼幫助。

我們要探討的是在諸多宗教中, 基督教信仰有什麼不同的東西能夠突破「上帝是人創造的」「宗教是文化的產物」的概念。我想這就是基督教和其他宗教不同的關鍵。

我發現一件奇妙的事。就是從一節聖經節就可以看到這關鍵。約翰福音3:16!

「神愛世人, 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 叫一切信祂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短短一節有三個重點。第一是「愛」。神因爲愛, 來找人, 不是人找神。第二, 「信」。得救靠「信」不是靠人的努力積累善行。而是用信心接受神的恩典。第三「永生」。拯救的目的是上帝要𧶽「永生」。即祂的永遠的生命。讓我簡單解釋一下。

我要用登山的比喻來說明。基督教之外所有的宗教都是教人如何努力往上爬, 爬到山頂。這是自力更生的方法。聖經的信息是:這山太高了沒有人可以眞的爬到山頂。因為山頂代表遠遠超過人的造物主上帝。所以愛世人的上帝, 祂親自下來帶我們到山上去。神愛世人到了極點, 甚至差派耶穌道成肉身來拯救我們。這拯救的方法是被釘在十字架。如此才能在表達愛的同時又滿足上帝公義的要求。我們只要信靠基督耶穌成就的功勞, 就可以得救。這叫做「因信稱義」。

其他宗教不能接受因信稱義的救法, 認為此法不合常理。那𥚃有那麼簡單!修心養性累積功德達到一個高的境地。這才合乎邏輯。其實背後隱藏的是一個推理。就是人要成為神。自我完成。人根據他的需要想像出一個神明。好像山頂那麼高。然後自我努力爬山。這表示他們的宗教乃文化的產物。和學者的看法相同。

上帝的救贖恩典是用超過人智慧的方法。這種悖論(paradox) 似非而是的方法, 乃是神的智慧。使人的得救一點也不能誇口。「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以弗所書 2:8-9)。

以上是「愛」及「信」。第三點把基督教分別開來的是「永生」。「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神愛世人有一個目的。是要把祂的生命𧶽給我們。使我們成為祂的兒女。就是與上帝的生命聯接進入親密的關係, 是一般宗教信仰沒有的。佛教的「成佛」並非進入與佛祖親蜜的生命相結合的關係。

「祢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祢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袮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詩篇16:11)。

所以基督教的信息是由上帝愛的啟示開始。透過拯救使人進到與上帝有父子相聯的生命關係。即離開「宗教」進入「關係」。這並非文化的產物。而是超越人類文化的。是從神那邊進到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