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蓮
「我媽今年八十二歲,一直獨居在台北。我不想人生留下遺憾,想花五到十年時間,好好陪她,也想帶她去日本走走。」紐約餐飲連鎖店創辦人、現任紐約台灣商會會長林慶甫(Sam Lin)如是說,語氣平靜卻堅定。這位在紐約打拼二十多年的台灣創業者,即將放下手上幾十家分店的營運,準備退休回台灣。他笑著說:「店可以交給員工,但陪母親的時間不能延後。」
孝道為先 陪家人最重要
快可立、CoCo都可、四海遊龍、Iris烘培坊⋯⋯林慶甫將不少台灣品牌引入紐約,在創業的光環背後,他始終把「家庭」放在最前面。他坦言,大學時期父親病重時,因為年輕懵懂,錯過了最後的陪伴,成為心裡永遠的遺憾。「那時候我爸在急救,被插管、被綁在病床上,如果是現在,我會選擇讓他走得安詳一點。」他說這話時,語氣有些無奈和後悔。
或許也因此,他如今更珍惜母親的每一天。「她年紀大了,記性退化,也有點重聽。以前她覺得有個在紐約工作的兒子很驕傲,現在她希望我能回來。我跟她說,等我回去就陪妳。」
他總說,事業可以再起,但親情錯過就回不來。「錢夠用就好,要留一點給別人賺。人生最怕的是有機會卻沒時間。」這樣的體悟,成為他創業後期最重要的座右銘。
親力親為 培養人才
林慶甫的事業哲學,同樣以家庭為中心。他認為創業不只是為了賺錢,更是一種身教。「孩子會看到父母怎麼努力,知道收入不是憑空得來。」他對年輕創業者的建議只有兩句話:「親力親為,培養人才。」
他強調,老闆要先會做,才有資格教。從備料、控火、煮茶到搖杯,他樣樣親自上手,並把每一個步驟變成可以傳承的「方法論」。這樣的教學,也讓許多曾在他店裡學習的年輕人,如今成為獨當一面的店長與創業者。他認為,這也是對孩子的「身教」,他的孩子也曾經在店裡打工,體驗賺錢的不易。
林慶甫把珍珠奶茶的製作方法分成三個世代:第一代如快可立(Quickly)的「大桶調製」,講求效率與標準;第二代是CoCo帶來的「每杯手搖」——所有配比現點現做,冰量、甜度、茶奶比例依客製調整,手腕的力道與節奏,讓每一杯都有微妙的個體差異;第三代則是在新品牌中愈來愈常見到的「半自動化」:點單列印成QR Code,機器讀取客人所需口味後,直接製作,這能大幅簡化訓練,讓新人店員更快上手。他承認機器有其效率與一致性,但依舊把重心放在「第二代」:「我們覺得每一杯,要有它的『生命』。不是只有配方,還有手的感覺、當下茶湯的溫度。」
「親力親為」不只是做事的態度,更是對家庭與員工的一種責任感,林慶甫表示,要讓身邊的人看見自己努力的樣子,才能產生信任與尊重。也因此,從快可立到CoCo,紐約的許多店長、主管,都是在他的門店學成,然後走出去開創自己的品牌——街上出現的「奶茶一條街」,不只是競爭,更是同業之間彼此請益的良性循環。
家庭與社區之間的橋梁
在林慶甫眼裡,奶茶不只是生意,更是家庭與社區之間的橋梁。
「我常跟孩子打完籃球後,一起去買奶茶,坐在車裡邊聊天邊喝。對小孩來說,那是一種獎勵,也是一種陪伴。」在快節奏的紐約,這樣的時光成了父子間最真實的幸福。
而對社區,他更是抱持「取之於社區、用之於社區」的信念。從少棒球隊贊助、學校募款夜、教會義賣,到消防局嘉年華與警局社區日,都能看見他們捐出的飲料與支持。「你在這裡賺到的,每一杯,都來自社區,」他說,「遠親不如近鄰,你對他們一分好,他們會還你三分。」
他的第一家新英格蘭門市開在波士頓近郊的Lexington——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槍」的地方。多年下來,他們與當地高中社團合作、支援學校活動,慢慢地,客人不只是華人,而是整個社區的人都走進來。
「我們不是網紅品牌,我們是社區的好朋友,門市店。」林慶甫說,「我寧可速度慢一點,也要長久一點。當城市再忙,轉角那家奶茶店還會亮著燈,留著溫度。」
風靡全美珍珠奶茶的由來
在決定賣出人生第一杯奶茶之前,林慶甫在電訊公司工作,他在台灣任職PCCW,時常往返香港與北京,參與跨國團隊會議,討論通信與網路。那份工作象徵穩定與前景,卻讓他愈來愈清楚自己內心真正想追尋的——不是數據線與報表,而是一份能親手創造、與人有溫度的事業。
他想到自己在紐約留學時,最懷念的家鄉味——珍珠奶茶。那時候尋遍紐約,竟找不到「好喝的一杯」。於是,他在太太的支持下,做了一個看似平凡、卻改變紐約街頭風景的大決定——把珍珠奶茶引入美國。
2003年6月14日,紐約第一家「快可立(Quickly)」開幕。他笑著回憶:「那時候我什麼都自己來,炸鹹酥雞、煮茶、封杯。我數過,最巔峰時23秒能做出一杯。」
那是珍奶在美國的「第一代」時期:一桶一桶沖好的基底茶,依配方加冰、加糖、封膜出杯。後來他把門市開到八家,排隊買奶茶配鹹酥雞成了許多紐約客青春裡的固定畫面——「原來你就是快可立老闆啊!」他至今仍常被這樣認出來,笑稱那是「一代人的味覺記憶」。
2011年,他在台北國際加盟展遇見老同學,對方是CoCo都可的總經理,一句「Sam,紐約交給你好嗎?」讓他成為CoCo拓展海外的首位合資夥伴。自此,台灣手搖先鋒品牌,得以真正站上紐約舞台。
一杯奶茶的愛與責任
如今,林慶甫即將退休,把店交給培養多年的店長與團隊。「有些店找不到好店長,我就慢慢等。有些店長很好,我會讓他們分期付款接手,留一點給別人賺。」
回顧這段歷程,他感性地說:「人生沒有永遠的成功,只有不想後悔的選擇。我希望將來回頭看,能說一句——我陪過母親,也陪過孩子。」
從台灣到紐約,從手搖一杯茶,到溫暖一座城,林慶甫用珍珠奶茶串起了親情、人情與鄉情。
那份來自家庭的孝心,早已化成這城市的一抹甜香,也提醒人們,在繁忙的世界裡,別忘了那杯奶茶裡的溫度,也別忘了最初的那份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