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

每當兒子過生日,除了想念兒子為他慶生祝福外,心中必多了鮑爾小姐的形影。不忘卻地悠然地重溫與她結緣的點滴。

相遇鮑爾小姐是在賓州的賀希花園,當天正是兒子的週歲生日,在那四月天清爽溫暖的週末,帶他去賞花遊玩,在那翠綠的大草地擴張他的天地,他蹣跚地跌跌爬爬,熱切不倦的學走路,我們這對初為人父母的年青夫妻忙不亦樂乎地跟在兒子的後面繞著他照護,洋溢在有兒萬事足的天倫樂。

有兩位白人老婦人相挽著站在一邊觀看,似乎感受著我們的歡愉,一直莞爾微笑的流露出欣賞愛慕的表情。後來較年青的一位就上前來搭訕,自我介紹她是卡蜜妮鮑爾,她身邊的老婦人是她八十多歲的母親,叫佩絲,走路需用拐杖。她說我兒子活潑可愛極了,希望能允許她替他拍幾張照片留念。賀希是個鄉下小城,六十年代仍少有東方人,更難見黃臉孔的孩子,她們可能也是個較保守少出世面的鄉下佬,像我們以前沒看過金髮碧眼或山地同胞一樣感覺新鮮好奇吧!所以對我東方娃娃的兒子特別有興趣,兒子也很乖巧的迎合她們的逗趣,渾身解數的作表演讓她們開心盡歡。大家就很投緣似的一見如故,一起在公園裡玩了大半天才依依不捨而道別。

鮑爾小姐那時己呈白髮阿嬤之態了,但衣著脂粉卻俏麗,態度有鄉下人的溫文親切,雖健談但含蓄合宜也甚坦誠,令人很容易接受親近。她說她從州政府機關退休,她生長在賀希,一生都沒結婚,一直與母親相依為伴。看她服侍母親的細膩,其親情至深處處浮現在言行中。臨別時,她還慎重懇摯的說了許多感激感性的話,說她母女倆真正意外收獲了一個最愉快充實的週末。

幾天後,我們就收到她一封文情並茂的長信和幾張兒子可愛的照片,我也就禮尚往來的回了一張謝卡,心想這只不過萍水相逢未必後會有期,但沒想到就這樣一開始,她竟持續地在每人的生日和每個年節以書信賀卡來連摯這個巧遇奇妙的緣分。非常真摯溫和又耐心地都無間斷過。

當年我的日子是周轉在養兒育女的忙碌,且天性不善言廣交,對其熱情只作禮貌上人情義務的應付,並不用心要建立這陌生人的關係,所以比較起她的勤筆,我是怠惰冷淡得多,還有點愛理不理之態,但她都不介意、不計較、不要求的繼續維持我們的信息,隨著歲月點滴增添這溫馨人情味的泉源,也無形中訓練了我寫英文信和學習西式人情禮遇。

三十多年來,鮑爾小姐對兒子都親如親孫,關懷有加,從兒子一歲開始她從沒有遺忘錯過一次他的生日卡,有了妹妹後,她對女兒更是喜愛萬分,女孩子家總是較多情善解人意些,也較會撒嬌,最是會討歡這位膝下無兒女的美國阿嬤,她們的投緣甚是自然。自孩子會寫字後,我就把書信工作移交給他們,雖然他們未必比我勤快,但讓他們直接敘情親近,可能給鮑爾小姐更有一種天倫樂的感受。

在開始時我們住得鄰近,總盡量找機會去拜訪她們,過路就轉彎去探望,給她們一個驚喜,年節邀她們吃吃飯或去公園散散步,這都是鮑爾小姐多年來最常追憶樂道的。後來隨著搬家東西两岸之遠隔,近二十年來就少了適當機會相聚。

鮑爾的母親九十一歲才離世,當年她自己也七十多歲了,後來她住進一個環境優雅的老人公寓,一直都能很樂觀愉快的過簡單的晚年生活。還好她有教會活動並開始常參與團體的旅遊,常給孩子們作詳盡有趣的報導,但多次言談間仍難免有些孤寂的嘆息,想念盼望我們去探望她。

她的食衣住行都無慮,欠缺的還是親人家庭的溫暖!她常提起多年前有一次來我家小住的事,那時家父母也正好來美訪問,所以讓他們相識一下,一起去旅遊,雖言語不通,她卻能很隨和風趣地一起玩得很開心,她說這是她常懷念的事,讓她有一種屬於有家人的感覺。

雖然一直惦念著要再給她有相聚之樂,但孩子長大了,就學成家立業和我們大人一樣,各個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忙碌而無暇旁顧。

後來她體弱多病,不良於行也就不便遠遊來探望。然而盡管她視力退化,舉筆困難,就是歪歪斜斜地寫字,她還是沒停地將每個人的賀卡按時必趕到。

有一年第一次沒收到她的卡,卻收到一封老人公寓一個自稱哈利的義工寄來的信,報告鮑爾小姐因心臟病加中風,已轉送去有醫療設備的老人療養院。電話信件由他來轉達。從哈利處才知道鮑爾小姐除了教會和公寓鄰居外並無任何親人。他知道鮑爾最愛談論和想念的是我們這一家人,聽他這一說,心裡好難過好慚塊,可想像她是多麼孤寂,令我遺憾一直未盡心給予她應有的熱情回報,愧歉未多費些心讓她感受多些被愛的寄託與安慰。

知消息後,突然感到能作的似乎大遲了,不覺中她也過了九十歲了,以她的病況,除了為她禱告,送花送卡送物連談話也都不濟於事呢!後來女兒想到親手縫製個小枕墊作靠背用,在那枕墊上印上她孩子的小手印和小腳印,又親筆一字一字寫了滿滿的許多慰問詩詞和小畫畫,且配色得很鮮美雅致,作成一個用心又實用的東西送給鮑爾小姐。哈利收到後馬上就來電說,鮑爾小姐看了非常喜悅地露出了很大的笑容,他讚賞那是非常實用能派上用場的禮物,非常温馨舒服貼心。

正當決定要去探視她時,有一個晚上,女兒再接到哈利的電話時,竟然是通報鮑爾小姐己寧靜安祥離開了人間。哈利告之他在整理鮑爾小姐的遺物,大部份都己捐獻了,但我們給她的東西和照片,包括那小枕墊,應該物歸原主的要寄回給我們,他強調說,這些都是她最珍藏珍愛的東西。

真沒想到連最後一面未見她就走了,難免要哀悼悲慟加遺憾。然而雖我們與她在人間的緣分畫上休止符,再也沒有她那關切的信卡,但她友善純真的情誼,珍貴的奇緣,美化了我們的心靈是永恆的溫暖。

一生接觸過的人有如過江之鯽,如水中浮萍,來去無常,事過境遷也常就消影無蹤。再說結緣常是要隨緣且常是可遇不可求,俗言『有緣千里一線牽,無緣面對不相識。』其個中原由是奧妙神奇

奇緣該是上帝給予的安排與福祉吧!機遇和投緣常是自然地發生在我們的身邊,相互的需要,適時的把握,再適當運作和培植必可使那緣分成長開花結果且長生。

我很感謝鮑爾小姐三十多年來執著的經營,維繫著這份奇緣,雖然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卻使我們多享受了一份祖母愛,使我們感覺人間到處有奇緣與溫情,更重要的是讓我體會有緣來時就要珍惜的捉握與經營,那樣人生的旅途必可多採擷收集許多美妙的花果。

一段奇緣讓我一生都享受有 鮑爾小姐的愛心和美好的回憶與思念。

(2007-06維聲1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