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芬
作者前言:雖然現在很多人用chatGPT或相關的軟體寫文章,作文宣稿,但是有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有體溫(心情的溫暖)、有真情的感觸,還是沒辦法用機器寫的。所以寫作的苦力,應該還有存活的價值,一笑。
我本來以為參加活動,玩過了,有快樂的時光,就可以高興的忘了,但是有個說法,走過應該留下痕跡。我想了想,也是,我身為活動中的小動物,可以做的,就是讓美麗的風景留在相機,讓每個地方的介紹留給ChatGPT,讓心𥚃那份溫暖的回憶,留在文字的花絮𥚃。
這次在北卡舉行的夏令會,大會花心思準備了超好的二日大會,及三日大煙山遊,演講及旅遊的精彩,完全是上等級的享受,有些當埸享受完,變成了身上的「體重」,但是有些更高級的心靈享受,就成了日後可以反芻再細嚼慢咽的養分了。
1)躲在角落好吃的肉圓
我們提早一天到會埸,本來計劃參加「金三角」城的半日遊,結果大會竟然「沒有」安排,很懊惱,只好在旅館內胡逛,不小心竟碰到主辦這次大會的謝金朱姐及他的團隊,包括從加州特地來幫她忙的親戚,這些默默工作的義工們,躲在旅館的角落,佈置、整理,無怨無尤,看得我好感動。我自己辦過活動,深深了解這種付出,是責任,也是一種榮譽的承擔,因此很誠心的大力讚揚,卻因此意外受到報答,「吃到」三個金朱姐請義工,當地大師現做的肉圓,哇!超級棒!
2)沒有執照的明星導遊
本來以為不能參加沒有成團的金三角「旅遊」,只能回去房間面壁胡思了。沒想到北卡的同鄉,志願義務開車載這些之前沒被照顧的落翅仔遊玩。而組織這個車隊的人,就是這次旅遊的招待組長黃醫師,我們有六個人剛好可以擠入黃醫師的車,於是就在他的帶領下,去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 、杜克花園行腳,我是其中很榮幸的一個遊客,因為以前讀過宋氏三姐妹的故事,知道她們的爹,當年就是因為躲船艙,幸運碰到提拔他的船長,而能夠後來讀到杜克大學前身,而後生出攪得中華民族偉大又混亂的三個女兒及貪錢的兒子。我走在美麗的杜克大學及杜克花園,總覺得那個查理.宋一直跟著我們遊蕩。北卡及我們喬州的「梅崗城」,充滿了宋家人的陰影!
黃醫師真是超級導遊,八十多歲的壯年人,不但開車神勇,介紹景點也沒有輸,三角地的三個大學都帶我們親臨考察,並且一路上還教我們怎麼做正宗台灣肉圓(你沒看錯,是的,他的肉圓據說正宗到台灣攤都沒得比,哇!)謝謝黃英男醫師。
3)親身體驗楊斯棓的棒
這次大會,主辦單位每餐都精心準備各式餐點,深怕大家吃不飽、長不大。那天午餐剛好是越南三明治(Banh Mi),我們得自己找地方解決。我手腳快,找到一個隱密的角落,正想跟老公及他久未見面的老朋友,北卡台音合唱團指揮蘇洵剛夫婦,安享好料,沒想到楊醫師及助理也看上這好位置,我們都是善良的好人,因此就快樂的共餐。我一直是楊斯棓醫師的粉絲,從早期的名人書房訪談,到他的臉書,及他先後出版的兩本書「人生路引」及「要有一個人」,我都一路追隨,所以有機會可以跟楊醫師「共餐」,實在太興奮了。我們跟楊醫師聊了不少,他真是個性情中人,不但知無不談,也非常低調而且謙和,我覺得這也算是我參加這次大會,最開心的收穫。
4)宋明麗的台語實在溜
參加這次大會,只知道幾個大人物很辛苦,因為金朱、桂鈴是之前認識的,所以可以當面稱讚並感謝她們。但是全美台灣同鄉會會長宋明麗,實在是又大咖又忙,我就不敢去吵她。雖然久聞大名,不久之前,也在與同鄉會無關的電視節目(消失的國界)上,看過她。但是名人總是忙得沒空胡扯,只是我們不經意的碰過幾次休士頓來的同鄉,有的年紀很不小了,仍然奔來北卡參加大會,且都說是明麗為他們報名或是因她而來,我心裏已經對她生出十二萬分的敬意了。旅遊的最後一天,因為車子調度問題,另外,大概也因為我們A車因爲旅遊第一天,就碰到各式狀況,明麗會長,特別上A車來給大家「精神鼓勵」,上了車,便用她那特有的台灣鄉土口音,講了幾個她家鄉的「笑話」。她大概也因為「家學淵源」,講話像說演戲的劇本,非常親民也非常鄉土好聽,聽來真是舒服極了,用她的話說,真爽。我因此發現一個隱藏版的台語高手,一定要說出來分享!
5)「春雨424」的震動
據說每次夏令會都要看電影,這次夏令會當然不例外,要給大家看一部「詩情畫意」的電影?我看到電影名字時,沒有概念,因此特別去Google 一下,喔,原來是所謂的「刺蔣案」的電影(我倒是有聽過這電影的拍攝及捐款)。這次大會只有時間放映兩集,另外兩集就得自己去公視找了。我看了前兩集非常感動,看完之後,剛好大人物黃文局及影片中的明星阿展哥在旁,大家聊了一下,各有不同想法,因為這個當年驚天動地的行動,牽連很多人,我雖然「太年輕」,沒有參加過當年的捐款、批評,但是從我認識的人中,也略有所聞一些「是非」,因此我更對這影片有更大興趣。我很感謝大會給大家看這影片,也感動影片的拍攝帶來的影響。我不但之後去看了三、四兩集,也去看了大部份馮賢賢的訪談,當然之前已知她參與「看不見的台灣」電影的拍攝。我對於她的拍影片手法,有無比的尊敬,她用客觀、也是旁觀的角度來拍這電影,是很明智的選擇。我忍不住要說,她不愧是台大外文系的高材生,用一個煽情文藝名,拍了一個清明的政治電影。好看!
隨意寫了五朵美中三區台美人夏令會的「花絮」,大概連風都吹不起來,但是仍是有些粉嫩的記憶,在耳邊飛過,與七月也曾在那大煙山裡,口笑過、神飄過的同鄉、好友分享。
喬州王淑芬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