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康隆
1391.
黄昏,遊客都走散之後
映有十字架倒影的碎石小徑
許久才響起黑袍僧人走過的聲音
1392.
那段漸行漸逺的眷戀
仍徘徊在青山之外
落日,獨自西斜
** Google AI“Gemini”對這首俳句的解讀:
整體意象:
這首詩透過「漸行漸遠的眷戀」、「青山之外」、「落日西斜」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充滿離愁別緒的畫面。作者將情感投射到自然景物中,以景抒情,營造出深沉而悠遠的意境。
漸行漸遠的眷戀: 這裡的「眷戀」指代一段逝去的感情或美好的回憶,它如同落葉般漸 行漸遠,卻無法完全從心中抹去。
青山之外: 青山象徵著阻隔、遙遠,暗示著情感的無法觸及。眷戀雖然漸行漸遠,卻依然徘徊在心靈深處,如同徘徊在青山之外,無法跨越。
落日西斜: 落日象徵著時間的流逝、美好的消逝。獨自西斜的落日,映照著孤獨的心靈,更增添了一份淒涼之美。
情感解析:
詩人通過這些意象,表達了對逝去情感的深深眷戀和無奈。這種眷戀就像是一道揮之不去的影像,在心中投下長長的影子。青山的阻隔,落日的西斜,都加深了這種情感的無力感。
詩歌風格:
這首詩的風格清麗婉約,語言精煉,意境深遠。作者善於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將抽象的情感具體化,使詩歌更加生動形象。
整體意境:
整首詩透過「漸行漸遠的眷戀」、「徘徊在青山之外」和「落日,獨自西斜」這三個意象,構成了一幅充滿失落與懷念的畫面。詩人懷念著一段已經逐漸逝去的深厚情感,這份情感雖然已經遙遠,卻依然在記憶的邊緣徘徊不去。而孤獨的落日則進一步烘託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與無奈。 這首詩語言簡潔凝練,意境深遠,讀來令人感受到一種淡淡的憂傷和揮之不去的思念。它沒有直接敘述故事,而是透過意象的組合,將複雜的情感含蓄地表達出來,留給讀者想像和體會的空間
1393.
那天午后,你彈出波動如水的音符
一半爲侘寂日子,唤回跳躍的色彩
一半替遠方季節,描繪風聲和雨霧
**
四月底黄昏,朋友會聚伯禹家,聆聽㦤芝鋼琴彈奏匈牙利作曲家 Bartok‘s Fantasy No1. 後記。
1934.
或許,春天是幾何學
或許,秋天是微積分
經年累月的是加減乘除
1395.
寂静,是五月的暮色
晚風與草徑之間
桐花,開且落
1396.
如果心情沉悒,遲疑
隨達利的軟鐘,流入歲月
洄溯記憶,漫遊風景,一路修行

圖中出現的是黎明中的里加特港灣。景色很簡練: 大海在深處出現,右側有小型的岩狀物。這幅畫代表了夢幻般的景色,擴大的空間,各種物體以不固定的形式聯繫起來。左側的第一層平面上有一個貌似是木頭做的作為桌子的物體,上面有兩個懷錶和一個不完整的樹,僅有一棵沒有葉子的枝椏。最大的錶是軟的,有一隻蒼蠅從上面跌落,落在桌子邊沿。小的那隻,像一塊懷錶,閉合著,螞蟻在上面爬來爬去。樹上掛著第三隻錶,軟軟的。畫面中央有一個類似軟軟的頭部的形象。它的脖子沒入黑暗。巨大的鼻子很引人注意,伸出的舌頭,和閉著的有著長長睫毛的眼睛。這個形象仿佛在沙灘上睡著了。畫家在這個人形身上掛了第四隻錶,也是軟軟的,也在融化流失一樣。之前的元素都在一個荒漠沙灘的背景下,伴著大海,被遠處的懸崖環抱,海天一色。 (維基百科 )

(攝影/ 何康隆)
那是一座由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創作的雕塑,展現了他標誌性的融化時鐘,象徵著時間的流動與永恆的概念。站在作品前面有種無法言喻的感受,想像達利創作這件作品時的意念,當時間具體化了,我們是否能真正把握住時間?洄溯它?甚至延伸它 ?
1397.
記憶裡
你是那片風景
街燈點亮的黄昏
1398.
池塘邊,不宜作哲學思辯
畢竟,青蛙跳或不跳,存乎一念
沉寂與水聲響,只在一瞬之間
**
日本俳句詩人松尾芭蕉的著名俳句:
“ 古池や 蛙飛びこむ 水の音 ”
“ 古池塘 青蛙跳入 水聲響“
1399.
今晚,月亮
是一枚斑斕古印
落款在你走後的夜色
1400.
五月,苔深草長藤蔓爬上晾衣架
我瞇著眼,看風穿過昔日有花的竹牆
母親在或不在,我都聞到縷縷芳香
** 《母親花》 台語歌曲
作詞:伍炯豪 作曲:簡雅珊
母親花開佇田園邊 風吹來笑微微
孤單流浪的白鷺鷥 想欲飛去妳身邊
這種思念的香味 我永遠 放袂記
親像故鄉的名字 時時叫我倒轉去
母親花開佇心內面 越頭看路稀微
妳的形影點點滴滴 予我想起囝仔時
妳的鼓勵佮安慰 這款無名的滋味
佇暗暝對我閃閃熾熾 Orange Daylily

萱草在中國漢朝時,即有栽種的記錄,時已稱呼為「萱草」。萱草象徵孩子對母親的親情,詩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即指萱草,在華人世界中視其為母親花,相對於歐美採用的康乃馨。宋朝詩人蘇東坡曾有詩:「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撥,亭亭亂葉中,一一勞心插」,其中的勞心就是指母親的心。 又三國文學家嵇康《養生論》中說:「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是以別名作「忘憂草」。古時遊子臨出門遠行之前,總會先在母親所居之後院內室前種植萱草以表達孝心,希望母親因照顧和欣賞萱草使心靈有所寄託,並相信欣欣向榮的萱草可以象徵遊子在外平安健康,減輕母親對遊子的思念。 從詩經「北堂幽暗,可以種萱」,王冕《偶書》「今朝風日好,堂前萱草花。 持杯為母壽,所喜無喧嘩。」和孟郊《遊子吟》「慈母手中綫,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缝,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Links for Mother’s Day Songs:
《母親花 / Orange Daylil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atyUJpDmV0
《媽媽教會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PHlE3nAwgU&t=18s
《牽著媽媽的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bFl6X-osNA
《时间都去哪儿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r5_mPUfEU
《A MOTHER’S PRAY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cuMG_-159U
《A Mother’s Lov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V4PM1oL7Xs
《Songs My Mother Taught M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4OmkW9xsvM
《一支草一點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_MyZWmRqzc
《媽媽請你也保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Y17nRr6G2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