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神耀

周神耀牧師心靈小菜園系列-157

上帝創造人乃是依照他自己的形象。所以人有宗教本能。外在有形的物質從感觀進入人的心靈, 會起到不同的反應。從小小的珍珠水晶, 大到山水風光, 天上的太陽月亮星宿, 人對於這些物質會有不同的感受, 也會產生相同的共鳴。由於人內心的宗教情操, 這些外在的物質環境常常成為大而可畏的目標。如山崩地裂雷雨交加烈火燎原等, 會引發人向它嚮往甚至下跪敬拜。人常常想把奧密不可解的對象固定化並圖騰化。這些目標超越了象徵意義而進入偶像祟拜。偶像祟拜背後其實是把自己的期望投射到偶像身上, 向它膜拜以得好處。所以聖經說貪婪是拜偶像。是上帝所厭惡的。

在上帝救世的時間表裏有漸進的啟示。到了時候神呼召亞伯拉罕離開充滿偶像崇拜的珥城。從伊拉克南部向西走到迦南地。進到敬拜一位看不見的耶和華神。到摩西的時候上帝𧶽下十條誡命。第二條明說「不可為自己彫刻偶像, 也不可做什麼形像」。上帝是看不見的靈。祂又是創造宇宙獨一眞神, 除祂以外不能有別的神。因此在以色列人的「神觀」𥚃上帝借著歴代的先知一而再的阻擋以色列人被外邦人的習俗誘惑, 清除偶像崇拜的大罪。這說明人的本性有偶像化的傾向。但上帝要導正人單單歸向他。更進一步到了新約時代耶穌宣告「時候已經到了。那拜神要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祂」。

獨一的眞神同時又曉諭人祂是無所不在的創造主。所以信祂的人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上帝的同在, 但神不喜歡人有聖俗完全不分的泛神想法。去除偶像的結果並不是孤單的獨自一人暗中摸索以期向神敬拜。

為什麼當人一進入教堂在那莊嚴肅穆的氣氛下, 會使人感覺神的同在, 比在其他地方更強烈。這種傾向如果加以正確的教導就不致倒退到敬拜偶像。反而因為加深屬靈的氛圍更能使人專心進入與神靈交的關係中。我們要探討這種普遍人性反應的本質。如何導正使信徒有正確的觀念不致回頭走入偶像崇拜。

聖經重要的啟示之一是對人存在實況的教導。始祖亞當犯罪後, 人深々感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這是人人生活普遍的經驗。因此上帝雖然禁止人敬拜偶像卻允許人把物質的東西具像化。呈現在祂特別聖化某些物件或埸所的做法。比如一方面宣告全地屬於祂又另一方面曉諭以色列人西奈山是祂的聖山。祂命令摩西建造會幕。且詳細規定約櫃的尺寸及材料。約櫃上面有稱為基路柏的天使。卻不是叫人敬拜的。當所羅門王預備為神蓋聖殿時上帝向他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蹬。你們要為為我造何等的殿宇?那裏是我安息的地方?」。可是神不但允許他蓋以色列人的第一聖殿還用榮光充滿來大大祝福此殿。

進到現代, 我們看到教堂有十字架, 聖餐桌的擺設及窗戶鑲嵌彩色玻璃。這些東西對人的心靈來說是一種媒介。有象徵意義。讓人的靈性甦醒。也就是為了多數眾人時空的方便被具像化。這些並非偶像。具像和偶像不同。具像是提醒, 是為了方便。本身不是敬拜的對象。偶像則是敬拜的目標。偶像崇拜是相信偶像本身具有獨特的靈力。具像化的目標只是借用物質成為喚出人靈活動的媒介。

有這樣的分辦能力對今日教會合一及普世傳福音有很重要的幫助。有些新教的信徒批評天主教及東正教有偶像崇拜。天主教堂有馬利亞的彫像。還有其他聖物。東正教教堂有很多聖像圖標(icons) 。這𥚃我們不是要討論教義的差異。我們就事論事。相信這些物質都是具像化的結果, 目的是幫助人用心靈誠實敬拜上帝。如果我們對具像化及偶像化有正確的理解, 面對這些物質目標我們不致隨便批評為偶像祟拜。

一位遠遠超過人, 同時又是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神,祂如何幫助我們有限的人親近祂?就是透過有形的物質讓它們召喚出(invoke) 我們的靈,用甦醒的靈來敬拜讚美祂。